近來,川江主要導航設施航標燈亮度驟然增大,視距延長,夜航船家一眼望去至少可以看到7座航標燈,這樣的導航效果使川江船家格外驚喜。川江航道部門為提高導航質量,投巨資采用科技含量極高的發光二極管,將千里川江的幾千座航標燈徹底更新換代。發光二極管是川江第三代航標燈。1953年,川江航標燈改革的第一代是煤油航標燈,航道工人每天要花費大量時間點燈、收燈、修整燈芯和燈罩及加足煤油,勞動強度大,并且易被風吹熄,影響航行安全;1958年,毛澤東視察川江時作出“航標燈為什么不用電”的指示后,試制出了鉛酸蓄電池半導體霓虹燈航標燈,直到1971年,川江全線才實現自動化航標,白天自然熄滅,夜晚自然發光,這是第二代航標燈,它的缺陷是亮度差,視距短,耗電大;以二極發光管為代表的第三代航標燈耗電僅為第二代的一半,優化了亮度視距效果,并且防水性和燈光質量性能明顯增強,行船能見度、安全度大大提高。
本文源自http://www.y6399.com/xwdt/491.html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(責任編輯:航空障礙燈http://www.y6399.com)